對於 QQ 和微信進行分析以及學習已經是不少產品經理的必經過程了,就和 hellow world 一樣擁有一定的儀式感。
此外,面試中這個問題也會冷不丁的冒出來。
今天,作者將對這個問題作出自己的回答。
騰訊社交體系中一共擁有四款產品,即微信、QQ、TIM、企業微信。
其中 QQ 和微信偏向於生活化應用,而 TIM 和企業微信則偏向於辦公化應用。
和微信相比較,QQ 又比較偏向低齡化。
本文的重點是比較微信和 QQ,兩者分別作為企業微信和 TIM 的原型更加有代表意義。
題目之所以說成不談歷史談當下是因為,有不少分析的文章都是從歷史來講的,比如一個誕生於 PC 時代一個誕生於移動時代,所以更擅長什麼。
但是這樣的文章都有一個問題,就是講的是歷史,而不是現狀,雖然 QQ 是誕生於 PC 時代,但是現在的 QQ 早已經不是當初的 QQ 了,不能夠簡單的說它誕生於 PC 時代,使用不方便等等。
而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也更想知道它們現在的區別,而不是它們曾經的區別。
本文將從當下來談論它們,並不去深究它們的背景。
一、產品結構圖
最開始先將兩者的產品結構圖列舉如下,最先放上產品結構圖的原因很簡單,即能夠從宏觀上把握兩者的差別,比如看出哪一個更加側重於哪一塊。
1. 微信產品結構圖
微信的主要功能區分為四個區域:即微信、通訊錄、發現、我這四個區域,產品結構圖如下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底端的四個標簽之外,微信還有兩個一級入口是搜索和其它。
這兩個入口能夠使用戶方便的使用一些常用功能以及更加便捷的找到需要的信息,其中共有二級標簽30個。
從上面的佈局可以發現微信的功能其實並不少。
雖然微信一直留給人對於功能很克制的感覺,但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微信很擅長不打擾用戶,將一些功能都藏的很深,如果用戶不會使用它們也不會對用戶造成影響。
2. QQ產品結構圖
QQ 的產品結構圖有一級標簽5個:分別為消息、聯系人、看點、我的、動態。
二級標簽30個,其中有不少的二級標簽都包含了會員相關內容。
此外還有不少的個性化功能,比如個性音樂以及頭像掛件等。
在 QQ 中如果用戶願意成為會員就可以有很多可玩的以及特權,此外 QQ 娛樂屬性也是很強的,動態以及看點中集中了大量的娛樂化功能。
3. 對比
內容相比較QQ並不少
不少用戶都會認為微信更加簡單易用,QQ 要臃腫的多,實際上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
通過流程圖不難發現 QQ 和微信的二級標簽都是30個,而且微信還沒有會員功能,因此論功能其實微信更加多,所以 QQ 臃腫和微信簡單易用實際上更多的是認知層面的錯覺。
錯覺的產生是因為佈局以及風格,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偽裝成了簡單的東西。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微信就好像一個很先進的筆記本,雖然看起來很小很輕,但隻是設計的合理,技術比較先進,實際上功能一點不比占一整個桌子的臺式機弱。
做到這一點主要依托於三級標簽的配置,比如 QQ 中的看點會給人很亂的感覺,而微信中雖然也有這樣的功能,但是層級深度深太多了,導致用戶如果不看就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存在。
這樣,相比較 QQ 看點時常出現在眼前,微信的設計就要簡潔的多。
讓用戶覺得比較純粹,沒有其它的東西進行幹擾。
這樣設計的原因也很簡單:即一個為了玩的方便,一個為了即時通訊的純粹。
騰訊必然會一直保持兩者的差異性,因為誰也不知道哪種模式更受歡迎,即使現在微信好像已經氣候大成,但是 QQ 依然不能夠放棄,畢竟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互相有著彼此的影子
QQ 有微信沒有的功能,微信也有 QQ 沒有的功能,但是兩者絕大多數功能相似,少量的功能才有差異。
雖然名字重復性很低,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差異很小。
比如微信有朋友圈,QQ 有 QQ 空間;微信有看一看視頻,QQ 同樣有各種視頻功能;微信有錢包,QQ 也有錢包。
兩者的通話界面也是大同小異,也都是可以創建群的。
而且頁面佈局也是很類似的,風格一脈相傳。
當然畢竟是一個公司的產品,這個結果並不奇怪。
二、微信沒有會員功能
這個區別是最顯著的區別之一了,會員功能其實衍生的東西很多,比如頭像掛件、聊天的氣泡設置、空間的裝扮、聊天時送的禮物、等級的加速提升等,而這些微信統統不支持。
1. 盈利問題
沒有會員就意味著贏利點的變更,其實放棄會員這一塊損失的經濟收入是天文數字。
對於一款國民級的應用,少一個收費點少賺的錢都是巨大的,更不要說直接把會員的所有功能全部砍掉了。
那麼微信相比較 QQ 而言為什麼這樣做呢?
答案是它修改了賺錢的方向,更多是通過廣告賺廣告主的錢,通過認證賺企業的錢,通過金融運作來投資賺錢,通過流量引導來穩固自己的其它產品。
比如微信的企業認證是300元/次/年,微信為京東提供了入口,微信上的紅包如果用戶沒有提現,將是很可觀的現金。
對於金融投資來講,這麼多的錢可以幹很多事情了。
而 QQ 會員更多的是直接讓用戶來充錢,比如更高的 VIP 等級,更加酷炫的會員特效這些都是直接向會員們收費的。
造成微信和 QQ 盈利方式差異的原因之一是用戶群體,試想,25歲以後的人還有多少願意去花錢讓自己的 QQ 號多幾個太陽呢。
難道 QQ 等級高,是 VIP 就能夠在群裡更有地位嗎,顯然都是不行的。
這一部分人已經步入了職場,對於「虛」的東西敏感度降低了,不會再去追求那些東西。
他們已經知道了生活的部分真相,更加的務實。
如果是好的公眾號,好的內容,還是有可能讓他們願意解囊的。
2. 多餘的特效對於純交流來講就是障礙
其實這一點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用的東西總是比娛樂用的東西簡單實用,突出的是其使用價值而不是多麼的好看。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編程軟件設計從來不是想著如何讓界面更好看,看起來更加舒服,更好玩,它突出的就是編碼的效率以及問題的解決。
人關注的東西是有限的,所以信息太多對於工作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比如一個工作群,大家討論問題,然後每個對話的字體都不一樣,有的還夾雜著全屏特效。
這樣不僅破壞了工作的氛圍,更加重要的是確實幹擾正常思考,容易讓人轉移注意力,忘記自己究竟是在幹什麼。
如果是和朋友聊天,當然可以表情特效一起使用以增加互動性,但如果純粹為了說明事情,顯然這些功能都是多餘的。
三、一個承載回憶,一個承載未來
小孩子不能玩手機的普遍認識讓大多數人都是先擁有自己的 QQ號再擁有自己的微信號的,畢竟 PC端的微信確實是不怎麼樣且登錄需要手機驗證,但是小孩子有可能是沒有手機的。
因此在這個時期,QQ 是他們為數不多和小夥伴交流的方式,畢竟沒有手機這一點幾乎就斷絕了絕大多數的社交途徑。
而微信和 QQ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在手機上的體驗差距不會特別大,即如果我的朋友用 QQ 我就會用,且也懶於做遷移,畢竟還要重新加一次好友。
這種做法就造成了一個特點:即 QQ 是小時候的夥伴,而微信是長大後,或者說大學以後的朋友。
兩個軟件,兩個圈子,一份承載回憶,一份承載未來。
當然對於很重要的人而言,應該是QQ、微信都會加為好友,如父母等。
這樣最直接的結果就是:QQ 上多是私下的關系,而微信上除了私下的關系之外還有不少是工作中的關系。
這樣的不同也就造就了兩者設計風格的不同:一個是娛樂化,一個是辦公化。
四、一個是社區,一個是圈子
QQ 的交往模式更像是一個社區,大家都能夠一起聊,發 QQ空間之後,所有人的評論都可以看到。
但是微信則不是,微信更加強調一個圈子內的社交,朋友圈無法讓你的社交得到擴展,不是朋友的評論看不到,同時也就杜絕了用戶接觸到這些人的機會。
整體更加強調一個圈子,不是一個圈子的人很難進的去。
此外群組設置也體現了這一點,在微信中因為更多的是熟人的社交,所以管理的比較寬松,大家都可以進行群名的修改,而這一點在 QQ 中就是不可以的。
因為 QQ 好友無論是新加的還是很久以前認識的和微信相比都是比較陌生的關系,因此減少用戶的權限以防止其它問題的發生。
五、平臺傾向不同
QQ 和微信現在的主要陣地都是移動端,但是微信的PC端很糟糕,而 QQ 的 PC端還有在線狀態顯示。
這點其實就能夠看出兩者的定位差距。
QQ 是可以電腦上進行操作的,傳輸文件等操作十分方便;微信當然電腦上也可以進行登錄,但是功能卻被簡化了太多,基本上大多數的功能都被省略了,且電腦上的微信要想登錄必須使用手機微信進行認證。
也就是說,微信可以在電腦上使用,但是不能夠單獨在電腦使用,要想使用微信,手機是必須條件。
而 QQ 使用手機則是非必要條件,沒有手機也可以,不過現在不使用手機QQ 的人也很少了,大多數人的登錄狀態都是手機。
說到登錄狀態有一點就不得不提,微信是沒有登錄狀態的,而 QQ 則有,比如在線、忙碌、無線、4G等。
從這裡可以發現微信是和電話同等定位的,試想,難道電話本需要顯示一個電話號碼的狀態嗎?顯然是沒有必要的,電話默認用戶隨時在線,而微信也是沿用了這個設定,它認為用戶是隨時在線的。
但是 QQ 則不同,它認為用戶是有可能不在線的。
舉個例子來說:微信就是電話的替代品,而 QQ 則相當於知乎這種,電話可以隨時打得通,但是知乎上問一個問題能否及時回答就要看用戶多久之後登錄並看到了。
當然在手機QQ 幾乎人手一個的時候,其實這點差異並不是特別的明顯,估計也就隻有那些在線狀態能夠訴說它們曾經的歷史了。
總結
以上談論了 QQ 和微信的很多區別,但是事實上很多東西也是有一定的主觀傾向的。
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用戶根本想不了這麼多,誰會如此詳細的了解完兩者再選用產品呢。
更多的是周圍的人用哪個就用哪個,畢竟消息不能夠互通。
一個用戶隻有 QQ,一個用戶隻有微信,交流根本無從談起。
事實上微信的起源有可能不是為了用戶方便,而是為了讓用戶沒有時間去造就另一家成功的公司。
因為用戶的時間是一個定值,而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顯然 QQ 占用不了用戶太多的時間,用戶閑著的時候就有可能去使用其它的軟件而扶持出新的公司。
抖音就是很好的例子,試想如果大家都忙不過來誰會去刷抖音。
因此,在移動互聯網到來的時候,微信誕生了,它最初的目的有可能是占用用戶時間,讓用戶沒有精力下載新的社交軟件,試想如果隻有 QQ,那麼時間也太空了,完全可以再下一個聊天軟件,但是 QQ、微信都有了,再下第三個就有點顧不過來。
如果以後用戶的能力大大提升,兩個也占不了他們太多時間,我相信,還會有第三個聊天軟件。
因為時間是一定的,你占不完的就會留給別人。
這有點像老師佈置家庭作業,語文佈置的少了,時間就給數學了,所以還不如自己占有。
除此之外,還有換新的意義在裡面,畢竟一個應用用的太久了,容易膩,這個時候急需要一個新的東西出來,讓大家嘗嘗鮮。
QQ 的產品壽命已經很長了,需要稍微革新一下以增加新意,於是便出現了微信。
總之,微信和 QQ 是有差別的,但是更多的是公司刻意為之,占據時間+分散風險+擔心QQ 過氣才是公司層面的根本原因。
畢竟很多時候,產品還是以公司的立場出發的,並不是為了用戶。
試想,QQ 和微信數據打通很難嗎?現在很多時候兩個應用其實更多的是更麻煩,比如開會通知在 QQ 上,導致很多人沒有看到,因此不得不微信、QQ 都通知一下,如果隻使用一個,顯然辦公效率會提高,用戶可以花更少的時間。
但是這不符合企業的利益,用戶方便後減少使用時長對企業並不一定好,而且很危險,要是再出來幾個抖音必然是災難。
來源:優設 作者:馬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