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作家寫字、編劇賺錢?真的是因為小說好寫、劇本難改嗎?

作者|郭小蟈

昨天江南又上熱搜了,這一次不是因為編劇,而是寫死了楚子航《《龍族》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從《上海堡壘》到『7天寫完一個電影劇本』,連日來江南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

『編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在我們公司,一個電影劇本7天就可以寫完』等言論在編劇界又刮起了一陣不小的『輿論風暴』

劇本到底好不好寫?同樣是文字表達,作家和編劇到底有什麼差別?

作家寫字,編劇賺錢

作家800稿費起征點VS 編劇單集30萬稿費

『當作家寫字,當編劇賺錢!』這是著名『作家+編劇』六六的真實感受。

2007年,擔任都市劇《雙面膠》的編劇,六六從此多了一個『編劇』身份。

她曾表示,編劇確實賺錢,但因為題材被推上了一個很無奈的位置,『因為有市場不斷來找,所以我隻能不斷地寫』從《雙面膠》寫到新劇《心術》,作為編劇,六六身價翻了30倍。

▲六六編劇作品《部分》

田代琳,倪萍主演的同名電視劇《沒有語言的生活》原著作者兼編劇曾表示,劇本比小說難寫,但作家轉行當編劇是維持生存的手段之一。

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編劇竹宴小生也表示,編劇的收入比作者更有保障,這也是她轉型的動力。

知名作家閻連科曾經也表示:『如果小說稿費可以滿足我的生活所需,我就不會去做編劇』

2018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潘向黎建議對稿費免稅,表示稿酬太低,職業作家養不活自己。

據了解,稿酬起征點為800元,近40年未曾改變,很多作家也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於稿費。

『傷痕文學』代表作家馮驥才表示:『我不靠版稅、稿費生活,早就是以畫養文了,寫幅字、畫個畫,可比寫書賺錢多了』天下霸唱也曾給我們算過一筆賬,假設他的一本書定價20元,這20元隻有一部分能到他的手裡,而這本書的電影、遊戲、網路劇、電視劇、舞臺劇改編權全都賣了,能賺100塊錢。

▲2018作家收入排行

而做編劇則不一樣,小V了解到,在編劇市場,稿酬至少在一集1萬元,經驗略多的編劇稿酬可以開到10萬以上一集,而一線頂級編劇可能達到每集30萬元。

業內一位資深編劇告訴IP價值官《ID:IP-Valuer》:『30歲左右,三線編劇作家,一年10萬到20萬還是有的,剛畢業一兩年的新手一般3000-8000一個月,收入差距不小,成名的很厲害,沒成名的就需要熬著。

圈內有一個說法,沒成名的編劇,統稱為影視圈農民工』

收入差距,成為了很多作家跨界編劇的動力,然而這樣的跨界並不容易。

小說好寫,劇本難改

江南的7天可能真的隻是一句笑話

江南說7天可以完成一個電影劇本,而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卻不敢輕言自己的編劇夢。

2018年,莫言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別拿編劇不當藝術》,談到他發表的第一個作品雖然是小說,但1978年開始寫作時,最先寫的是話劇《劇本》。

最初受到話劇《於無聲處》的影響,自己寫了話劇劇本投稿,但投到自己都煩了,也因此種下了『戲劇情結』。

此後莫言也寫過不少劇本,話劇劇本、戲曲劇本、電視劇劇本、電影劇本都有涉及,但莫言始終不敢輕言自己是一名職業編劇。

在他看來,電視劇劇本要寫好很不容易,中國影視界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精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自身沒有把電視劇視為藝術,而是當做短平快的賺錢方式。

▲莫言

在六六看來,寫小說要比寫劇本容易太多。

《王貴與安娜》15天,《雙面膠》30天,長篇小說《蝸居》40天,六六寫小說速度堪稱驚人,但在談到劇本寫作時,她卻說:『劇本最少需要一到兩年時間,你必須很用心,很累』

《左耳》作者,饒雪漫表示:『寫小說我太擅長了,但我不擅長做編劇』據了解,3萬多字的《左耳》劇本,饒雪漫整整寫了一年。

作為網路言情大神,原著作者顧漫擔任《何以笙簫默》的編劇工作,當時作為編劇界的『新人』,面對外界、和片方溝通成為了她跨界編劇遇到的一大困難。

寫小說是作家一個人的事,劇本卻是一個團隊的產物。

作家安以陌曾經談到小說與劇本的區別:『編劇與作者的最大區別,便是必須學會妥協』在她看來,編劇是合作的藝術,一個劇本要讓演員滿意,導演滿意,制片人滿意,而後才是自己滿意,隻有他們都滿意了,這個故事才有機會搬上熒幕,讓觀眾去考驗是否能滿意。

而沒有『妥協』便連被看到的機會都沒有。

在探訪中,業內人士告訴小V:『影視圈,出錢的永遠是老大,其他的話語權都要靠後,當然也有很好的資方,把運作交給專業的創作團隊,但這種是非常少數的。

其實也有很多制片,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手伸得的太長,溜小編劇玩,很多時候站著說話不腰疼,基本80%的制片本身也是成長中的制片,水平還不是很高』

同樣是文字表達,劇本更需要畫面感、『落地感』,更多時候劇本就是工作藍本。

而小說作品中大量的描述,可能正是工作藍本需要舍棄的。

作為作家,江南確實可圈可點,但作為編劇,認為7天就能完成一個電影劇本的江南,確實需要安靜一段時間,或許『沉默之後』《龍族》能給我們帶來驚喜,畢竟『人生海海,初心不忘』的反思還是有那麼一點讓人期待。

偏愛文字,預防編劇對小說的傷害

在采訪中,小V了解到,大多數作家更傾向文學作品創作。

無論是作為作家,還是作為編劇,嚴歌苓都是一個讓業界豎起大拇指的名字。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嚴歌苓擔任編劇的影視作品有十多部,大部分口碑向好,豆瓣平均分達到7.53。

不過就算是有品質保障的嚴歌苓參與,作品也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危險關系》《媽閣是座城》豆瓣評分都僅有5.8分,《寄居者》則因為演員問題,消息較少。

▲嚴歌苓參與編劇作品《部分》

獲得多個電影節最佳編劇,嚴歌苓卻依然熱愛更純粹的文字。

在她看來,長期從事編劇工作對寫小說是有傷害的。

她說:『做編劇,每個情節都要完成一個任務,這樣才能把劇情向前推動一步,而小說敘事是緩慢、富有張力的』 

▲嚴歌苓編劇獎項《部分》

同為作家編劇的麥家,《解密》《暗算》《風聲》《風語》《刀尖》等眾多名作傍身,茅盾文學獎、最佳編劇獎等眾多獎項加持,無論是作家界還是編劇界都擁有話語權的麥家,卻表示不喜歡做編劇,更喜歡寫作。

前段時間,暢銷作家八月長安的《暗戀橘生淮南》上線,作為原著作者八月長安同時擔任了該劇集的編劇,但在談到編劇對小說寫作的影響時,八月長安告訴IP價值官《ID:IP-Valuer》她的態度是『小心』。

她表示:『影視行業因為條條框框挺多的,很多時候創作者們都非常不容易,很多時候是鬥智鬥勇的一個過程,但小說它相對獨立,我覺得應該保持一種想表達的自由,不要讓它變質。

要十分小心,千萬不要說因為參與編劇工作多了,就影響到小說創作』

▲八月長安

在作家領域也有不少人能把原著與改編的影視化作品分開,他們深諳作家與編劇是不同的,在談到是否會轉型編劇工作時,態度鮮明。

2011年,畢飛宇憑借《推拿》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然而,在《推拿》進行影視化改編過程中,對影視不感興趣、更迷戀語言的畢飛宇並沒有過問,他表示:『現在不會,以後也幾乎不可能做編劇。

除非窮得揭不開鍋,或者碰到私交特別好且觀念一直的導演,但這兩種情況概率都非常小』

《唐山大地震》原著《餘震》的作者張翎也告訴我們:『影視和小說是不同的表達』隊員改編,張翎更多的是『放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結語

作家與編劇從來不矛盾,卻也從來不一樣。

江南的『7天論』引來『眾嘲』,不隻是業界對江南一個人的『聲討』,更是整個影視界需要反思的現象。

有人將江南稱作『商人』,小V覺得或許作家編劇商業化嘗試者這個名號更為合適,而這條路上,不止江南一個人,郭敬明、韓寒、南派三叔、天下霸唱、顧漫、張嘉佳、水阡墨……

這條路有驚喜,也有憂傷;有人小有成績,有人遭遇挫折。

但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人踏上這條路。

來源:烹小鮮《搜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