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面對ChatGPT這個新工具,我們該怎麼使用它呢?
ChatGPT最擅長的就是找答案,無論在速度還是數量上,都比人強很多。
對於學習的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你得學會向ChatGPT提出一個好問題。
怎麼做到呢?
本文共計3405字
閱讀時長約5min
chatGPT的使用界面,相比其他一些AI來說要簡單很多,會微信聊天基本就會用。
所以有些人會說,ChatGPT能為你產生多大的價值,關鍵在於你提問的質量。
這話沒錯。
在ChatGPT沒出現的年代,一個能不時的提出好問題的人也是稀有的。
比如蘇格拉底式提問,又被稱為蘇格拉底式教學法,不斷提出好問題,本身就是最好的習得新知識的方式。
能提出結合了理性思考、發現謬誤、拓展思路、獲得啟發的問題,是一種令人羨慕的能力。
而在ChatGPT出現之後,提問能力就變得更重要了。
之所以把問題問好對於輸出高質量回答非常重要,主要是因為ChatGPT生成文本類似於一個『文字接龍遊戲』,就是在當前已有的句子之後,如果另外加一個詞的話,加什麼詞最合適呢?
知道了這一點,你就能理解,輸出結果之前的句子有多重要了,因為後面不斷增加的詞都是在前面那句話的基礎上生長出來的。
既然是稀有的能力,就意味著它很難用工程化的技巧習得。
而我們這門課,並不是強調這個角度的能力提升,而是依據ChatGPT特有的屬性,教你一些『工程化』的方法。
也就是說,只要你按照提示做,就會得到很多觀點新穎的內容,更可能收獲很多靈感;
如果你缺乏這方面的技巧,收到的回復裡正確的廢話就會占比很多。
就在最近,世界上出現了一個新詞——『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其中有一部分內容就是這方面的工作。
有一個簡單的宗旨,能讓你更好的利用AI:
你可以把自己假設為公司領導,把ChatGPT當作你的直接下屬,你的一切命令、吩咐、需求都由它負責執行,你提出的要求直接決定了它是否能執行到位。
在這個宗旨下,你的每個問題就不能太寬泛,而是要具體。
現在問題來了,一個具體的好問題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簡單來說,它應該包含三個元素:
任務簡述、任務描述、角色場景。
我會舉很多例子說明,怎麼用好這三個元素,如果不用,又會出現哪些問題。
元素一:任務簡述
第一個元素是任務簡述。
你要給ChatGPT明確指示,輸出什麼東西。
比如,常見的有以下20種:
我要寫一首詩,
我要生成一篇手機評測,
我需要一份廣告文案,
我想了解科技前沿,
我要解一道物理題,
我要生成一篇論文,
我要生成一篇論文的摘要,
我要生成一篇節目的提綱,
我要起草一個計劃,
我要寫一封信,
我要做一個PPT,
我要生成一個故事,
我要分析一個問題,
我需要翻譯《各國文字之間、各編程語言之間》,
我需要寫代碼,
我需要分類,
我要解釋一段代碼的含義,
我要提取關鍵詞,
我要取名,
我要修復代碼中的bug,
……
在一開始提問時就明確任務,會讓最後輸出的結果從內容體裁到格式上都更加滿足你的需要;
否則你隻能追問另外若幹個問題,然後再根據多條回復,自己重新組織起一個你需要的格式出來。
但僅有任務簡述是不夠的,這過於寬泛。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ChatGPT生成結果的方式去考慮:
它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當前句子的最末尾添加另外一個什麼詞才能讓這句話更好。
所以,如果你的問題極為寬泛,就用我們剛剛說到的ChatGPT可以做到的那20類任務的簡述直接問,比如『我要寫一首詩』,那麼根據ChatGPT生成回復的規則,你就可以預料到,如果在這個任務簡述後面增加一個詞的話,其實有很多備選都是可用的,比如有200個詞都可以接在它後面,而且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別。
這就導致你得到的回復過於寬泛,缺少針對性。
元素二:任務描述
為了得到更有見地的回復,我們還需要對任務做描述,比如具體內容、信息背景、期望達成的結果、細節上的要求、技術指標、生成回復的字數、情感傾向等等。
我在文稿中舉了生成一首詩歌、一篇評測、一份廣告文案、寫一封信四個例子。
通過這些例子你可以清晰的對比出來,沒有詳細任務描述和有詳細任務描述的情況下,輸出結果的差異有多大。
舉例:寫詩
舉例:評測
舉例:廣告文案
舉例:投訴信
比如,寫一首詩歌,你就可以這麼問:
『我要寫一首詩,內容和求職就業有關。
因為我一直沒找到理想的工作,非常鬱悶,想把這首詩發在網上,抒發我胸中的憤懣,詩要犀利,但不要憤怒,隻需要8句話就可以』
在這段描述中——
『內容和求職就業有關』是具體內容,『我一直沒找到理想的工作』是信息背景,
『抒發胸中憤懣,但不要憤怒』是情感傾向,
『隻需要8句話』是字數要求。
通過下面的例子你會發現,當你添加了任務描述後,盡管詩歌的字數並沒有增加,但是高度貼合你的需求。
在第一個例子中,第一首詩就沒有任何明確的要求,隻是提出『我要寫一首詩』,你可以看看它寫的是什麼樣子;
而當你把任務描述寫得很詳細的時候,這首詩就很符合我們的要求了。
第二個有對比性的例子是一篇手機評測。
如果你的要求隻是『我要寫一篇手機評測』的話,它的內容就會很泛泛;
如果你把要求細化成『我要寫一篇手機評測,鑒於最近2年手機同質化問題很嚴重,所以要突出這個手機續航能力強的特點,把重點放在續航時間長、電池電量大、充電快、節電措施合理上。
讓人看了就覺得值得買,500字以內』,當要求詳細了之後,它列出的5點全部結合了續航時間長這個特點。
第三個例子是一份羽絨服的廣告文案。
如果你隻是寫『我要寫一份羽絨服的廣告文案』,內容也是很泛泛的;
但如果你這麼寫,『我要寫一份羽絨服的廣告文案,今年有另外4個品牌和我們打價格戰,我們的羽絨服含絨量、充絨量上都超過競爭對手,而且由於特殊的網格設計,蓬松度能維持的更久。
你要把這幾個參數的優勢寫清楚,讓消費者看到以後會覺得我們的羽絨服買回去能穿更久,別看價格更高,但其實更省錢。
300字以內』,這次生成的羽絨服廣告文案就全都圍繞你說的這個優勢了。
第四個例子是寫一封投訴信。
如果你隻提很簡單的要求,『我要向銀行寫一封投訴信,因為他們的辦事效率太低』,那自動生成的文章裡涉及到的問題也許都不是你遇到的。
而你可以這麼寫,『我要向銀行寫一封投訴信,辦卡申請已經提交了2周還沒有回復,還不知道要等多久,沒有銀行卡的日子,生活非常不方便。
你要把理由寫充足,用強硬的語氣,盡最大可能讓他們收到郵件後能立刻重視起來,幫我加速辦理銀行卡』,當我們把任務描述細化到這個地步,加入場景和情感傾向之後,相信這封投訴信會得到很好的響應。
元素三:角色場景
以上,我們通過對比,了解了和ChatGPT對話時設置詳細的任務描述的好處。
下面一些例子,我們再來看看額外設置角色場景的效果。
因為有時候,額外設置角色場景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要了解新冠病毒的信息,沒有意識到主動加入角色場景時一般會這麼問:
『我想了解一下新冠病毒』;
但有角色場景下可以這樣問:
『假設我是一個生物學家,我想了解一下新冠病毒』這樣問,你將得到更加專業的回復。
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問,生成的內容是很不一樣的——
如果沒有告訴它角色場景,ChatGPT的回答基本就是針對小白的,什麼新冠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感染後的症狀什麼樣,建議佩戴口罩、勤洗手、接種疫苗來預防等等。
如果告訴他,『我是一個生物學家』,它輸出的內容就會深入得多。
比如,它會告訴你,『新冠病毒的基本結構包括RNA基因組、脂質包膜以及多種蛋白質,如刺突蛋白《S》、膜蛋白《M》和核衣殼蛋白《N》。
刺突蛋白《S》在病毒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新冠疫苗有多種技術平臺,包括mRNA疫苗《如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如阿斯利康疫苗和約翰遜&約翰遜疫苗》以及滅活病毒疫苗《如中國科興和中國國藥的疫苗》等』。
對比1:
對比2:
對比3:
對比4: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來,只要在問題中給ChatGPT賦予一個角色,就能讓答案更貼近我們想要的方向。
如果回顧最初的4個例子,也就是寫詩、寫手機評測、寫廣告文案和寫投訴信中,我們雖然沒有用特定的指令賦予ChatGPT一個角色,但實際上,陳述中已經包含了一些角色的信息。
比如,寫詩的時候,我是一個在求職中遇到困難的人;寫手機評測和寫羽絨服廣告文案時,我是廠商市場部的員工;寫投訴信時,我是一個不滿的客戶。
總結
在向ChatGPT提問時,想要獲得更好的回復,最基礎的幾個元素是:
任務簡述+任務描述+角色場景。
當然,你不必硬記這幾個元素。
很多時候,把ChatGPT當作你的直接下屬來提需求,往往就能把最基礎的元素覆蓋全。
當你吩咐下屬做事的時候,把背景交代得越完整,要求提得越明確,下屬執行起來也會越符合你的期待。
這一點和ChatGPT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