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 HyperAI超神經內容一覽:當下,國內 AI 創業十分火爆,截止目前加入這個陣營的已有賈揚清等多位明星創業者。然而,這次 ChatGPT 的出現能否打破國內 AI 公司缺少規模化落地的創業「魔咒」?關鍵詞:AI 創業潮 科學家 出走大廠
剛剛過去的幾個月,無疑是人工智能《以下簡稱 AI》領域近些年最為熱鬧的時刻,ChatGPT 爆火、GPT-4 平地一聲雷,國內孤勇者百度文心一言聞聲應戰……一時之間,AI 領域卷出了新高度。
如今來看,這場燃燒在大模型賽道的一把火並非一時噱頭,AI 領域不僅成為技術圈的焦點,在創投圈也掀起一輪熱潮——多位業界大佬近期被爆從大廠離開,投身 AI 創業。
太長不看版
以下為正文部分,敬請享用
大佬組團下海,掀起 AI 創業潮
前搜狗 CEO 王小川:相信中國能誕生自己的 OpenAI
3 月 29 日消息,近日,五季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前搜狗 CEO 王小川,註冊資本 500 萬人民幣。
早在 2 月,王小川就曾針對 ChatGPT 發聲,並在回復媒體是否回歸創業做 AI 大模型的消息時,承認在「快速籌備中」。
前搜狗 CEO 王小川談技術理想,圖源網路
根據企查查信息,五季智能的經營范圍包括: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等等。
目前關於這家新公司,王小川並未公開回應。不過有媒體獲悉,王小川已召集了一批搜狗舊部,水下估值接近獨角獸。
騰訊副總裁郄小虎:被爆將進入 AI 領域創業
3 月 29 日消息,騰訊副總裁、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信息與服務線負責人郄小虎已離任。
郄小虎於 2020 年 9 月加入騰訊,任公司副總裁,負責 PCG 技術線相關職能。2021 年 12 月接任 PCG 信息與服務線後,他管理著 QQ 瀏覽器、搜狗搜索、搜狗輸入法等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王長虎分別於 2004 年與 2009 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並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研究工程師。
騰訊副總裁、PCG 信息與服務線負責人郄小虎
前騰訊副總裁彭志堅曾說,郄小虎是「國內互聯網企業最想從 Google 挖走的三個工程師之一」。郄小虎 2003 年加入仍在創業階段的 Google,成為了其廣告系統 (Adwords) 的核心開發成員之一。
對於本次變動,有媒體爆出,郄小虎離職後將進入 AI 相關領域創業,具體消息目前還不得而知。
前字節視覺技術大佬王長虎:聚焦視覺場景
3 月 24 日消息,前字節跳動視覺技術負責人王長虎近期將於龍湖集團離職,並將組建新的創業團隊。據悉,王長虎的創業方向將聚焦於生成式 AI 的視覺多模態算法平臺,並基於過去近 20 年頂級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應用能力,賦能視覺相關的各大垂直應用場景。
公開資料顯示,王長虎分別於 2004 年與 2009 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並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研究工程師。
前字節跳動視覺技術負責人王長虎,圖源網路
2017 年,王長虎加入字節跳動人工智能實驗室擔任總監一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視頻理解、多媒體檢索和機器學習等。隨著字節跳動內部職位調動,在擔任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監一職達 3 年之久後,他轉任字節跳動的商業化-視覺技術負責人,負責抖音、TikTok、今日頭條等多條主要產品線。
2021 年,王長虎被爆出從字節跳動離職,轉而入職龍湖集團賦能平臺,並以總經理身份先後負責 AIoT 人工智能引擎部門以及數科智能引擎部門,向龍湖集團 CEO 邵明曉匯報。
框架大神賈揚清:官宣從阿裡「畢業」
3 月 21 日,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矽谷研究院負責人賈揚清,在個人社交網站宣佈離開阿裡雲,結束 4 年阿裡職業生涯。
作為 AI 領域裡知名的頂尖華人科學家,賈揚清的任職動態一直以來都頗受關注。針對此次離職,據一名行業知情人士透露,賈揚清之後的方向是 AI 大模型底層的技術研發,包括多 GPU 平行計算、AI 模型半自動化、無代碼拼裝及訓練等。該人士進一步說道,目前其擬創業的 AI 公司已鎖定第一輪投資。
網傳賈揚清官宣「畢業」截圖
賈揚清,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就讀於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2008 年,他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由 Trevor Darrell 教授指導。
讀博期間,他創立並開源深度學習框架 Caffe,一經推出,便被微軟、雅虎、英偉達、Adobe 等公司采用。
取得博士學位後,2013 年他加入google大腦,在「圖靈獎三巨頭」之一的 Geoffrey Hinton 和google人工智能的領軍人物 Jeff Dean 等人的帶領下,參與 TensorFlow 開發。
2016 年,他離職google加盟 Facebook (Meta),在 Yann LeCun 領導下任研究科學家。2017 年,晉升為 AI 架構總監。
2019 年,頂著「框架」大神光輝的賈揚清離開矽谷,加入阿裡巴巴,擔任技術副總裁一職。
對於這次他從阿裡「畢業」 ,知乎也出現相關問題討論,底下評論褒貶不一,但大多回答帶有祝福意味:
雖然道阻且長,但還是希望中國的這些大模型創業公司,能成功。從時間線上來看,大佬起點即巔峰,各互聯網大廠搶著要他,但待的最久的也就是阿裡了,個人認為阿裡做了件大好事,把這樣一個人才招回了國內。當然,這樣的人才,公司是留不住的,創業是必然的。所以祝好~當然是祝福,隻有一點,希望大佬們把技術留在國內。
快手 AI 核心人物李巖:擁抱多模態
3 月 8 日,據媒體報道,快手前 MMU《Multimedia understanding,多媒體內容理解》負責人李巖成立了 AI 公司「元石科技」,主要進行多模態大模型的研發。據悉,元石科技對該消息已經給出肯定回復。
快手 AI 核心人物李巖
李巖,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是工號在 75 上下的快手老員工,也是快手 AI 技術研發的核心人物。2015 年,在時任快手 CEO 宿華的支持下,李巖組建了內部第一個深度學習部門 DL (Deep Learning) 組,目標是構建算法模型對違法違規的視頻內容進行識別。第二年,李巖將團隊的名字從 DL 組改為 MMU 組,涉獵語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形式的算法模型研發。
據知情人士透露,李巖於 2021 年提出離職,並於 2022 年下半年成立了元石科技。天眼查數據顯示,元石科技目前有兩名股東,其中李巖持股 99%,為元石科技實際控制人。
天眼查顯示李巖對元石科技持股 99%
京東 AI 大牛周伯文:打造中國版 ChatGPT
2021 年底,媒體報道稱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周伯文正式從京東離職,將從事 AI 方向創業。
在加入京東前,周伯文曾在 IBM 工作,擔任 IBM Research 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院 (AI Foundations) 院長。入職京東後,周伯文負責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的全面工作,並全面負責京東智聯雲業務,涵蓋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及協同辦公、企業數字化等領域,面向企業和社會提供產業數智化的基礎設施、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2 月 26 日晚,周伯文發佈一則 AI 英雄帖,招募合夥人一起打造中國版 ChatGPT。在「 英雄帖」中,他表示不設上限誠招合夥人,包括研發合夥人、產品合夥人、算法科學家。
網傳周伯文發佈「英雄帖」
3 月 1 日,周伯文的 AI 創業項目銜遠科技《北京銜遠有限公司》宣佈完成數億元天使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經緯創投跟投。此次公佈的最新融資進展同時,銜遠科技也披露了技術團隊的構成。
據稱,銜遠科技創始團隊來自京東、騰訊、字節跳動、阿裡巴巴、百度、小米集團等一線互聯網企業和微軟、IBM 等科技公司,技術、產品及業務骨幹團隊的成員分別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
大廠無處安放的科學家
眼下眾大佬齊刷刷掀起一陣創業潮,但從過往來看,AI 產業化在國內卻談不上一帆風順。過去幾年,AI 領域也曾掀起一股創業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廠內部 AI 研發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矛盾逐步顯露,加之全球經濟下行等原因,大廠對 AI 研發的投入和 AI 人才的重視程度降低。此外,大牛科學家在搞研究和為公司賺取營收之間,好像難以找到一個平衡點。無奈下,很多科學家從大廠出走,選擇回歸學術界。
* 2019 年 1 月,騰訊 AI Lab 主任張潼離職,出任香港科技大學任 CS 系主任。
* 2019 年 11 月,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旗下的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騰訊傑出科學家賈佳亞離職,重回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 2020 年 7 月,曠視南京研究院創始院長魏秀參離職,出任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 2020 年 7 月,字節跳動副總裁、AI Lab 主任馬維英離職,加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
* 2021 年 8 月,字節跳動 AI Lab 總監李磊入職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UCSB) 擔任助理教授。
* 2021 年 11 月,螞蟻金服副總裁、AI 團隊負責人漆遠加入復旦大學擔任教授;
* 2022 年 8 月,阿裡達摩院 XR 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入職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 (ECE) 和機器人研究 (Robotics Institute),擔任正教授。
……
國內 AI 創業「魔咒」
人才的動向能夠從側面倒映出國內 AI 領域的狀況,如今 ChatGPT 的出現再次引領一波創業潮,不免讓人思考,AI 創業歷史是否會再次上演?
時間撥回到 2012 年,那一年 AlexNet 誕生,卷積神經網路 (CNN) 橫空出世,彼時蜂擁進 AI 領域的人也不在少數。據烏鎮智庫發佈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顯示,2012 年到 2016 年,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就新增 5154 家,融資規模達 224 億美元,占 2000 年到 2016 年累積融資規模的 77.8%;其中,僅僅 2016 年一年的融資規模就達到了 92.2 億美元,相當於 2000 年到 2013 年 13 年間總融資額之和。
聚焦國內,如今大家耳熟能詳 AI 四小龍也趕在那個風口接連創立,並且一出世就成為資本追逐的獨角獸。
AI 四小龍融資信息對比,來源如圖
不過,這種好景並未持續多久,泡沫便開始破裂。根據 IT 桔子數據,自 2016 年以來,新成立的成長型 AI 企業數不斷下滑,從鼎盛時期的一年數百家縮減至數十家。而在《2020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胡潤研究院對 AI 四小龍的估值進行了排名,分別為 500 億元、300 億元、200 億元和 140 億元,除商湯科技的估值比 2019 年提升了 100 億元,另外三家的估值幾乎和兩年前持平。
如今來看,以四小龍為代表的第一代 AI 創業公司在發展中無疑是存在明顯短板的,這當中找不到商業化出口便是它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不過,好在意識到處境之後,四小龍們也競相開始漫漫轉型之路,至於結果如何,仍然需要交給時間來證明。
以史為鑒,雖然當下這波大模型風口已經成功「破圈」,無數 AI 圈內外人士躍躍欲試,試圖抓住這波機遇,但不得不說沸騰之外更需要客觀、冷靜的思考。正如盛景嘉成董事總經理劉迪曾提出,ChatGPT 確實具有技術顛覆性,但其可落地的應用場景卻依然存疑。
當然,某一質疑觀點可能並不足以澆滅這一輪創業「熱火」,但無疑,對已經入場創業以及還在觀望的大眾來說,這是必須盡快想清楚的問題之一。
參考鏈接:
[1]https://36kr.com/p/2160188716146944
[2]https://mp.weixin.qq.com/s/NVUVuAoY5745G9hlMCJrfA
[3]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8-11/doc-ikqcfncc21106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