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自媒體』隻是一句玩笑話 有些隻稱得上是『流量販子』。

  經常有朋友對我說,為什麼我辛辛苦苦的寫文章,做原創,粉絲卻不見增長,公眾號做了一年,也不過千八百的粉絲,而有的公眾號東抄一篇,西抄一篇,各種弱智謠言滿天飛,閱讀量卻輕輕松松過百萬,這樣太不公平了。

  有的朋友支招,你是不是定位不明確啊。有的朋友支招,你是不是發文章的頻率太低了。這位朋友苦著臉說,我的定位很明確,發文章頻率也不低,內容也是精挑細選,就是做不起來。

  我問他,你現在是幾個人在做。他說就他一個人。我問他每個月用在推廣上的費用是多少,他說沒有。這就是現在許多做自媒體的朋友遇到的情況,思維還停留在單打獨鬥的狀態,卻不知道所謂的『人人都是自媒體』,隻是一句玩笑話。

  作為受益於博客時代的自媒體作者,我曾在個人新浪博客上獲得過超過5位數的廣告分成,雖然不多,但是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來講,拿著這筆錢也遊玩了不少地方。

  當時還沒有自媒體這個概念,寫博客更多的是出於個人的興趣愛好,又趕上博客的好時代,自己也沒想著通過博客去獲得什麼,就是出於寫作的快樂。與此同時,或者更早,有些人卻從中發現商機,成立團隊,開始打造個人品牌,於是漸漸有了『自媒體人』的說法。

  『自媒體』這個概念是由傳統媒體人提出,為區別於傳統媒體。對於自媒體,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個人』媒體,然而『自媒體』的真正含義是『自有個人品牌』,是精英媒體人趁勢借助互聯網,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擺脫傳統媒體平臺,『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可以說,『自媒體』一開始就不是給普通草根玩的,因為你提供的內容,別人都能提供,10個人做得肯定比你一個人好,而精英媒體人擁有的人脈和資源,卻不是普通草根所擁有的。

  有的朋友會問,微博和公眾號上,不是有很多草根大號嗎?這些草根賬號都是一些普通人啊。許多人悲劇的一個原因就是,還沒認真地去了解某個現象背後的真相,就急於跳進去想從中分羹,成為虛榮的泡沫。

  如果認真去了解這些賬號的背後,就會發現幾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們有的發跡論壇、博客,有的站長出身,靠前期積攢下的人氣和人脈,進行專業化運作,從博客、微博時代一路走來,或自己培養,或收編,漸漸形成自己的團隊。

  微博和公眾號上那些看似個人風格的大號,其實根本不是某個人在打理,而是整個團隊在運作,分工明確,找內容的,談業務的,推廣交換流量的。看似一些並不關聯的賬號,背後卻都是同一個團隊。

  其中隻有很少幾個團隊建立起『自有個人品牌』,而大部分團隊我給他們的定義是『流量販子』而不是『自媒體』。

  所謂的流量販子,就是憑借自己巨大的流量,肆意竊取他人的原創內容非法獲利。他們販賣的並不是原創內容,而是靠自己巨大的流量去搶別人的東西,典型的叢林法則。

  而真正的原創者卻因為自己的粉絲太少,關注度不夠而隻能忍氣吞聲。拿知乎和豆瓣的原創作者為例,幾乎都遇到過自己辛辛苦苦寫出的東西被某些知名公眾號抄襲和竊取的情況,卻面臨維權難的困境。

  流量販子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廣告費,或收取所謂的『公關費』,卻無力再去拓展其它商業途徑。因為,他們擁有的隻有流量,而非『自有個人品牌』。

  所以,我們看到做得好的『自媒體』往往都是在傳統媒體中有了一定影響力的人,比如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高曉松的《曉說》等等,他們的盈利主要不是廣告,而是在打造個人品牌的同時,進行一系列的商業化運作,會員、代言、出書、講座等等。

  隨著自媒體生態圈傳統媒體精英的進入,他們本身是要靠憑借原創內容來打造品牌,所以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去促使微博、公眾號等平臺打擊抄襲、竊取等賬號,而微信、微博、豆瓣及其它自媒體平臺則為了自身的發展也會采取一定的凈化措施。

  就如同視頻網站競爭最終讓視頻正版化,當傳統媒體精英沒有參與進規則的制訂時,自媒體平臺隻能依靠一些流量販子來裝點門面,而當傳統媒體精英把自己的資源和受眾帶進來,並提供更好的原創內容,這些平臺沒有理由去拒絕。(新浪創事記)